close
血清,血型,的人,自己的,都不

提問: 血型是如何命名的?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1900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病理研究所工作的蘭茨坦納正在研究發熱病人血清中的溶血素,這些溶血素能溶解正常人的紅細胞。可是研究結果表明,溶血素與發熱病人并沒有什么關聯,但是他卻注意到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種凝集素,能夠凝集其他人的紅細胞。于是他想到了輸血反應。輸血反應的原因,是不是輸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與紅細胞發生凝集的緣故呢? 于是他召集來實驗室里的五位同事,同他們談了自己的設想,他想用他們六個人的血液來作一次實驗。同事們很支持他。于是他小心地從每個人的靜脈里抽取了一小管血液,再抽出自己的血,然后把它分離成淡黃色半透明的血清和鮮紅色的紅細胞鹽水懸液兩部分。接著,他把來自同一個人的血清,分別滴在6個載玻片上,又把從每人的血液中分離出來的紅細胞,分別滴在每一滴血清上。 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有幾個載玻片上的血清滴入紅細胞后,呈現均勻的淡紅色;而另幾個載玻片上的紅細胞卻凝結成絮團狀,紅色的凝集塊散布在淡黃色的血清里,形成鮮明的對比。 有點意思。再看看第二個人的情況。蘭茨坦納又把第二個人的血清一一滴在6個載玻片上,再把每個人的紅細胞分別滴在血清上,結果,同樣出現了上述兩種情況。 蘭茨坦納把凡是滴入紅細胞后出現絮狀凝集團的,用“+”號表示,不出現凝集團的,用“-”號表示。當他把六個人的血清按照同樣的方法試驗一遍后,就得出了一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表格。 蘭茨坦納對這張表格著了迷,一連幾天,他對這張表格凝神思考,苦苦分析。他發現:每個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紅細胞相遇,都不會發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紅細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如果產生凝集,那絮狀團塊就會堵塞毛細血管,造成輸血反應。這一點充分證實了他原先的猜想。他抑制住內心的興奮,繼續分析:從表中可以看出,六個人的反應恰巧呈現三種不同的類型。第一和第六例,全部紅細胞都不發生凝集反應,蘭茨坦納把它們劃為A型;第二和第五例的凝集反應相同,劃為B型;第三和第四例也相同,劃為C型(即現在的O型)。 根據上述結果,1901年,蘭茨坦納正式宣布:人類有三種血型,不同血型的紅細胞和血清相混而產生的凝集,是導致輸血反應的真正原因。他指出,這一發現對于臨床輸血有潛在的重要意義。他還用A型和B型的血清,制成用來測定人類血型的標準血清。只要輸血前預先測定血型,選擇與病人相同血型的輸血者,就可以保證輸血的安全。 1902年,狄卡斯德羅醫生對155名正常人重復了蘭茨坦納的實驗,發現151人的反應類型與蘭茨坦納宣布的血型反應完全相同,而另外4人的紅細胞,除了和自己的血清不發生凝集以外,對其他人的血清都發生凝集,這說明還有第四種血型存在。由于這種血型的人較少(約占人群的1/10),蘭茨坦納只做了6個人的實驗,所以沒有發現它。當時狄卡斯德羅醫生將這種血型稱為D型(即現在的AB型)。 1907年,捷克醫生揚斯基,1910年美國醫生摩絲也各自獨立發現了血型系統,但命名不一致,曾一度產生過混淆。后來,國際命名決定采用蘭茨坦納的命名法,把血型統一劃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捷克醫生揚斯基還總結出了四種血型的相互關系。O型血無論輸給哪一種血型的人,都不會發生凝集反應,所以被稱為“萬能輸血者”;相反,AB血型的人,除了同型血的人以外,不能輸給任何別的血型的人,但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輸血而不致產生凝集反應,所以被稱為“萬能受血者”。但臨床上最好是遵循輸同型血液的原則。 幾十年來,許多醫學工作者在ABO血型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又發現了人體的許多種血型類別。至今,已發現15個血型系統,90多種血型。 ABO血型的發現,為臨床輸血鋪平了道路,使它成為一項有效的治療手段。蘭茨坦納以他劃時代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蘭茨坦納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維也納,1943年6月25日在紐約去世。在他的一生中,發現了ABO、MN、P、Rh等許多血型,對人類血型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血型之父”的譽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y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